最近點選pixnet的「讀書心得」區,常常看到宮部老師的《樂園》新書試閱文,也讓我興奮難耐。

宮部老師是我開始接觸推理小說的啟蒙老師,年幼時當然讀過福爾摩斯與亞森羅蘋,但真正對推理小說開始產生興趣,卻是在宮部老師的名字出現在「彼女彼氏的情事」(中譯男女蹺蹺板)的漫畫作者後記中,提到她為了看《模仿犯》而熬夜閱讀的心情,我才開始對老師產生興趣,而後在大三時於學校借閱老師的《獵補史奈克》,從那一本書開始,我便瘋狂的栽進宮部老師的推理世界。

不管是奇幻系的:《龍眠》、《蒲生邸事件》、《十字火燄》,或是社會派的《魔術的耳語》、《這一夜,誰能安睡?》、《寂寞獵人》、《完美的藍》、《無名毒》、《少年島崎不思異事件簿》,或是時代小說類別的:《本所深川詭異怪談》、《幻色江戶曆》、《最初物語》、《扮鬼臉》等都深深吸引我的目光。

其中並沒有激情澎湃的犯罪事件,也沒有像是恐怖電影中那樣可怕的犯罪情節(如島田庄司的《眩暈》或二階堂黎人的《恐怖的人狼城》系列),或是彌漫不可思議事件最後令人大叫「原來如此」的推理事件(如京極夏彥),為何宮部老師淡雅的作品如此吸引我?我想,那是因為老師的作品中,存在一種屬於女性的溫柔。

推理小說中難免有受害人,有離奇的案件,有錯綜複雜的犯罪動機與瞞天過海的圈套,有峰迴路轉令人大呼過癮的圈套與最後對峙令人熱血沸騰的場面,但顯少有作家在作品中,表達出一種憐憫的視點。宮部老師,正是這樣吸引我的。

雖然角色虛妄死於文字之中,但那依舊是條人命,雖然為了劇情需要有人得死,但宮部老師並非冷眼旁觀的處理,而是付與了社會的探討與無奈,推理小說不單純是推理小說,而包含了作者對社會事件的探討與反思。

再者,宮部老師書中的偵探身份,大多都有一個共通點:皆是平凡的社會人士,再平凡也不過,好像他就在你我身邊一樣,而且大多都是心地柔軟的中年人,像是模仿犯中的前沺滋子、寂寞獵人裡的岩老爹、本所深川詭異怪談中的茂七頭子、完美的藍裡的阿正(好啦!牠不是人,但牠的心也跟中年人很類似XD)等,促使他們對案件展開調查,當案情漸漸釐清,他們的心中並非感到驕傲,認為真相被自己接曉了,反而抱持著無耐與同情,深深思索事發被後的原因。

而昨天在誠品拿到了《樂園》的試閱報,其中提到了老師對此篇的創作原點,是因為做了一個夢:夢見姐姐死了,被埋在家中的地板下,然後,那麼的剛好,在現實中也發生了類似的事件,父母承認自己殺死了女兒,並將之埋在家中地板下,但因法律追訴期已過,因此無法判刑,這些事促使宮部老師完成這部作品。社會派作家之所以受人歡迎,我想,應該是他們提供了很多讓人思考的空間。藉著筆讓讀者去面對問題,並提出自己的視點。

另一方面,書取名《樂園》,讓我第一眼看到時,覺得諷刺意味有些濃厚,試想在推理小說中,如何擁有「樂園」般的地方?但作者說:」也許世界並不那麼完美,但我們都渴望得到幸福、找到快樂!」看到這時,給了我很大的衝擊。這,就是我喜歡的宮部,雖然犯罪事件層出不窮,也許在現實社會中正義並不是每次都得以伸張,但在小說裡,作者卻可藉由正義之筆,給與我們撫慰,正如魔戒裡說的:「There’s something good for us to fught.」(有點忘了,不過大意是這樣),即使混濁不堪,還是有值得我們抱持希望,努力發光發熱的事物在。《樂園》,基於這一點,非常吸引我。

值得一提的是,《樂園》是宮部美幸鉅著《模仿犯》的續集,因為時機未到,我還沒拿起《模仿犯》閱讀,但就作者所言,此篇除了推理外,也揭示了前沺從《模仿犯》一案中受到的巨大打擊中爬了起來,重拾初心的心路歷程。宮部老師書中除了溫暖以外,也隱含了無限生機與希望,像是少年島崎系列的故事,或是扮鬼臉中的小女孩,有時老師讓青少年來當主角,處理案件迷團,其用意也在此吧!

如果各位對《樂園》想更進一步了解的話,可至誠品看看唷(其他書店我不知道),《獨步新聞》第一面新聞方式報導《樂園》一書中的案件──「火場廢墟發現屍體,深夜大火燒出十六年前人倫慘案,父母坦承動手殺女」;第二夜介紹另一位重要角色──「繪畫天才少年,擁有神秘超能力」還有對模仿犯的罪犯判刑報導及前沺的側寫;第三頁則是宮部老師專訪以及下方的偵探心理測驗;第四頁則是試閱與書集介紹。

《樂園》預計於聖誕節上市,身為宮部迷的讀者們,可千萬不能錯過唷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贏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